四虎精品在线观看-四虎久久精品国产-四虎久久影院-四虎论坛-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一级片片

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黔江區城市橋梁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黔江府辦發〔2018〕79號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黔江區城市橋梁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黔江區城市橋梁事故應急預案》已經區政府同意,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特此通知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9月17日?????

黔江區城市橋梁事故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有效預防和應對我區城市橋梁事故的發生,科學、及時、有效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重慶市安全生產條例》、《重慶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應對條例》、《重慶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重慶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重慶市城市橋梁事故安全預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黔江區城市建成區內發生的城市橋梁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1.4??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指揮,科學處置,分級管理,部門協作,職責明確,資源共享,運轉高效。

2.區級層面組織機構

2.1??組織指揮機構

在區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區政府應急辦)的領導統籌下,成立區城市橋梁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指揮部),負責領導和組織城市橋梁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下設綜合協調組、搶險救援組、醫學救援組、秩序維護組、輿論引導組、應急保障組、善后工作組、事故調查組等工作組。(職責見附件)

2.2? 現場指揮機構

發生一般、較大城市橋梁事故時,區政府應根據需要成立現場應急處置指揮部,負責制定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織開展搜索救援、醫療救助、人員疏散、現場警戒、交通管制、善后安撫、輿論引導、事故調查等各項工作。發生重大、特別重大橋梁事故時,市指揮部即為現場應急處置指揮部。

3.預防預警和信息報告

3.1風險管理和預防

區城市管理局負責城市橋梁的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工作,建立健全城市橋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橋梁維護管理單位開展城市橋梁重點風險源、隱患點排查,建立風險數據庫,做好風險識別等級、分析評估、控制消除等工作。橋梁維護管理部門和單位負責應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對城市橋梁養護維修、設施安全的管理,安裝必要的監測監控設施設備,強化對重點目標和重要部位的安全運行監測,確保城市橋梁安全和暢通。

3.2預警

3.2.1 預警監測

區城市管理局、橋梁維護管理部門和單位應建立健全城市橋梁運行安全檢測體系,加強日常檢查、檢測評估和養護維修,強化橋梁運行狀況監測,綜合分析、評估監測結構,及時提出預警建議。

區國土房管局、區水務局、區氣象局、區地震局、區公安局、區交委等部門若監測到可能引發城市橋梁事故的有關信息,應及時通報區城市管理局。

3.2.2 預警分級

城市橋梁事故預警級別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等級。可能發生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城市橋梁事故時,分別發布紅色、橙色、黃色、藍色預警信息。

3.2.3預警信息發布

( 1)發布權限。紅色、橙色預警由市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和單位發布。黃色、藍色預警由區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和單位發布.

(2)預警內容。預警信息內容應當包括預警區域、險情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的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發布單位、發布時間、咨詢電話等。

(3)發布途徑。預警信息應當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站、微博、微信、手機短信、電子屏幕等各種途徑及時向公眾發布。廣播、電視、報社、網站和通信運營單位應當及時、準確、無償地向社會公眾傳播預警信息。

3.2.4??預警行動

預警信息發布后,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可以視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1)及時研判。組織有關部門、橋梁維護管理單位和專家及時進行分析研判,預估可能的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制定相應的防范應對措施。

(2)防范處置。可視情況對相關橋梁采取封閉、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通過道路通行指示牌、電臺廣播等方式及時向社會公布繞行線路;提前疏散、轉移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對相關橋梁采取臨時性工程措施。

(3)應急準備。通知有關應急處置隊伍和專業人員進入待命狀態,調集應急所需物資和裝備,做好應急保障。

(4)輿論引導。及時準確發布最新動態,公布咨詢電話,組織專家解讀,加強輿情監測,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3.2.5??預警調整和解除

預警信息發布后,發布單位應當加強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等工作,及時掌握發展態勢和排險進展。已發布的預警有升級可能時,由有權限的發布單位重新發布預警信息,并宣布預警級別調整;已發布的預警有降級可能時,由原發布單位宣布預警級別調整。確定不可能發生突發事件或危險已經解除時,發布單位應當及時宣布解除預警,終止相關預警措施。

3.3??信息報告

3.3.1??報送程序

發生城市橋梁事故后,事發單位應立即向橋梁維護管理部門和單位及區城市管理局報告。有關單位和個人可通過“110”“119”等報警電話報告,或通過“79312319”城市管理服務熱線向區城市管理局報告等。發生重大、特別重大城市橋梁事故時,事發地所在街道、區城市管理局應采取一些措施盡快掌握情況,力爭15分鐘內電話報告,30分鐘內書面報告區政府和市城管委,區政府力爭30分鐘內電話報告,1小時內書面報告市政府。

對首報要素不齊全或事故衍生出新情況、處置工作有新進展的,要及時續報,重大、特別重大城市橋梁事故的處置信息至少每日1報。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要及時終報。

3.3.2??報告內容

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及被困人數、直接經濟損失,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初步判定的原因、發展趨勢,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及進展,負責先期處置的指揮人員姓名、職務、聯系方式,需請求支援的事項等。

3.3.3??信息通報

發生城市橋梁事故后,區城市管理局應當通報有關區級部門,并及時通告事發地周邊區域可能受影響的單位和居民。其他可能引發城市橋梁事故的突發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及時通報區城市管理局。

4?.應急響應

4.1??響應分級

根據城市橋梁事故的嚴重程度和發展態勢,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四個等級,Ⅰ級為最高等級。

發生特別重大、重大城市橋梁事故,分別啟動Ⅰ級、Ⅱ級應急響應,由市政府牽頭應對;發生較大、一般城市橋梁事故,分別啟動Ⅲ級、Ⅳ級應急響應,由區政府牽頭應對。

根據城市橋梁事故造成損失情況、發展態勢和應急處置工作需要,可以調整響應級別,避免響應不及時或響應過度。當事態擴大到區政府難以控制時,根據需要,現場應急處置指揮部可提請區政府向市政府報告,請求市政府支援。

4.2??響應措施

4.2.1??先期處置

發生城市橋梁事故后,由區應急辦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單位開展先期處置工作,全力搶救受傷受困人員,及時疏散受威脅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地防止次生、衍生災害發生。

4.2.2??現場處置措施

(1)人員搜救。及時調集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設備,搜救被困人員;轉運安置獲救人員和傷員;搜救過程中要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2)隔離疏散。設立警戒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實行交通管制,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警戒區;制定切實可行的疏散方案,組織和指導群眾盡快撤離受威脅區域。

(3)交通引導。加強道路交通組織和引導,及時發布繞行線路提示等信息,降低事故對交通的影響,避免發生次生交通事故。

(4)搶險排危。查閱橋梁技術檔案,勘查事故現場,對事態發展、危險程度、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制定搶險排危方案,并在專家指導下由專業技術隊伍組織實施。

(5)輿論引導。采取發布新聞通稿、召開新聞發布會等方式,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途徑,主動、及時、準確、客觀向社會發布事故信息和應對情況,回應社會關切,澄清不實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6)維護穩定。做好事發現場及周邊區域的保護和警戒,維持治安秩序;嚴厲打擊借機傳播謠言制造社會恐慌等違法犯罪行為,做好受影響人員及家屬的矛盾糾紛化解、情緒安撫和法律服務工作,防止出現群體性事件,維護社會穩定。

4.2.3??響應終止

現場危險完全消除,事態得到全面控制,已無發生次生、衍生災害可能,由現場應急處置指揮部決定終止響應。

5?.后期處置

5.1??善后工作

事發地所在街道及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及時做好補助、撫慰、撫恤、安置、重建等善后工作。保險機構及時開展相關理賠工作。

5.2??事故調查

根據有關規定成立事故調查組,客觀、公正、準確地查明事故原因、性質、影響范圍、經濟損失等情況,確定責任,提出處理建議和防范整改措施,形成調查報告。

5.3??總結評估

應急處置結束后,區級現場應急處置指揮部應全面評估,總結經驗教訓,分析查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形成應急處置總結評估報告。

6?.應急保障

6.1??隊伍保障

事發地所在街道及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加強城市橋梁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定期組織開展訓練和演練。區城市管理局應牽頭建立城市橋梁事故應急專家庫,充分發揮專家在應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6.2??物資和裝備保障

事發地所在街道及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加強城市橋梁事故應急處置所需物資和裝備的儲備,健全應急物資裝備維護、保養、調用等制度,保障應急救援工作需要。

6.3??通信保障

事發地所在街道及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建立健全本轄區、本部門、本單位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區經濟信息委負責保障應急處置期間的通信聯絡和信息傳遞暢通。

6.4??交通保障

交通、鐵路、民航等部門應建立健全公路、鐵路、航空等應急運輸保障體系,保障人員、物資、裝備、器材的運輸,加強應急交通管理,確保應急救援車輛優先通行。

6.5??經費保障

財政部門應為城市橋梁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7?.宣傳培訓和演練

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組織開展城市橋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避險常識的宣傳,提升社會公眾應急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定期組織開展城市橋梁事故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8?.附則

8.1??名詞解釋

本預案所稱城市橋梁是指城市建成區內由區城市管理局、新城管委會、工業園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和其委托的橋梁養護管理單位及其它橋梁管理單位維護管理的城市跨江河橋、立交橋、高架橋、人行天橋等。

8.2??預案管理

區城市管理局應組織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定期開展預案評估工作,適時對本預案進行修訂。本預案有效期原則上不超過5年。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結合實際,制定本轄區、本部門、本單位城市橋梁事故應急預案或處置方案,并注重與本預案的銜接。

8.3??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區城市管理局負責解釋。

8.4??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區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各工作組職責

區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各工作組職責

一、區指揮部職責

區指揮部由區政府區長或分管副區長任指揮長,區政府秘書長或有關副秘書長,區政府應急辦、區城市管理局、區安監局、區公安局、事發橋梁管理部門、事發地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任副指揮長。主要職責:組織、指揮、協調應急處置工作;向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報告應急處置情況,傳達貫徹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指示和命令;組織調度有關隊伍、專家、物資、裝備;收集掌握事故有關信息,決定采取重大應急處置措施。

二、成員單位職責

區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包括:區委宣傳部、區政府應急辦、區城市管理局、區安監局、區公安局、區財政局、區經濟信息委、區城鄉建委、區交委、區民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規劃局、區衛生計生委、區氣象局、區總工會、事發橋梁管理部門及單位、事發地街道辦事處等。各成員單位職責如下:

區委宣傳部:負責起草新聞通稿,組織新聞發布會,正確引導輿論;做好現場新聞媒體接待和服務工作。負責監測網絡輿情,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網絡輿情引導,及時澄清網絡謠言。

區政府應急辦:負責統籌協調重大、特別重大城市橋梁事故現場處置工作,傳達區指揮部指令;向市應急辦和區委、區政府報告事故相關信息。

區城市管理局:組織力量參與城市橋梁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參與調集應急處置所需專業應急裝備和器材;配合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參與事故調查工作。

區安監局:參與搶險救援工作;牽頭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區公安局:負責組織力量參與搶險救援工作;實施危險區域安全警戒,疏散撤離受威脅人員;維護高速公路以外的道路交通秩序,根據需要采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分流疏導社會車輛,為搶險救援車輛開辟綠色通道。

區財政局:負責保障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的經費。

區經濟信息委:負責協調電力、燃氣等有關單位參與應急處置;負責組織基礎電信企業提供應急通信保障,組織、協調有關單位對損毀的公共通信網絡實施搶修和恢復。

區城鄉建委:提供城建檔案庫相關橋梁施工、竣工檔案資料;組織力量參與搶險救援工作。

區交委: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恢復公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維護高速公路道路交通秩序,做好應急救援交通運輸保障;組織開展水上交通管制。

區民政局:負責組織調集救災物資,協助做好疏散群眾臨時安置工作;配合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區人力社保局:負責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有關事宜,參與善后處置工作。

區規劃局:負責提供地理信息相關技術支持。

區衛生計生委:負責組織醫療力量開展傷員救治和心理撫慰工作;統計傷亡人員情況。

區氣象局:負責為現場應急處置提供氣象信息服務。

區總工會:參與善后處置和事故調查工作。

事發橋梁管理部門及單位:提供橋梁技術檔案資料;做好事故先期處置工作;組織力量參與搶險救援工作。

事發地街道辦事處:負責牽頭開展城市橋梁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組織專家研究制定搶險救援技術方案,并組織專業力量實施;做好事故先期處置工作;調集應急處置所需專業應急裝備和器材;牽頭做好善后處置和后勤保障工作。


黔江府辦發79號關于印發黔江區城市橋梁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doc

編輯:編輯1
    網絡新聞部:023-79310379 廣告聯系:13983562888 技術:023-79310379
    網絡新聞部QQ 250602167 點此給我發消息 廣告聯系QQ:37771497 點此給我發消息 技術QQ:9663649 點此給我發消息
    武陵傳媒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郵編: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備11002633號-1  《互聯網出版物許可證》(證件號:新出網證[渝]字013號) 重慶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232016003

渝公網安備 500114025000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