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精品在线观看-四虎久久精品国产-四虎久久影院-四虎论坛-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一级片片

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黔江區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黔江府辦發〔2019〕25號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黔江區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黔江區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5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黔江區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實施方案

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快全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升農產品加工附加值水平,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渝府辦發〔2018〕192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以打造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全產業鏈為目標,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初加工與精深加工并舉,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提質增效、轉型發展、融合互動,著力構建政策扶持、科技創新、人才支撐、公共服務、組織管理等保障體系,扶持一批初加工市場主體,壯大一批深加工龍頭企業,建成一批加工特色園區(基地),發展一批加工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加工知名品牌,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分散布局向集群發展轉變。

(二)主要目標。到2022年,在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做大規模實力上取得新成效,在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形成產業集群上取得新進展,在培育骨干企業、打造領軍品牌上取得新突破,在科技創新、增加經濟效益上實現新跨越,在推進綠色發展、促進轉型升級上取得新成果。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2∶1。培育發展市級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10家,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家,將正陽農產品(食品)產業園建設成百億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培育卷煙、生豬、繭絲綢、食品、中藥材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十億級加工業產業集群。

二、重點任務

(三)明確農產品加工重點方向。堅持圍繞生產搞加工,以“3+X”特色農業產業為主攻方向,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與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協調發展。重點發展烤煙、生豬、蠶桑、榨菜、辣椒、花椒、水果、中藥材、茶葉、調味品、木本油料等加工,支持圍繞扶貧特色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委、區林業局)

(四)大力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加強鮮活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培育發展一批初加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返鄉下鄉人員開展農產品初加工,加快培育初加工龍頭企業。以糧油、薯類、果蔬、茶葉、菌類、中藥材、林產品等為重點,積極爭取中央、市級相關項目支持,改善儲藏、保鮮、烘干、清洗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條件,鼓勵建設糧食烘儲中心、果蔬加工中心等。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升農產品初加工整體水平。(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林業局)

(五)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動農產品加工綠色化,改善企業環保設施,鼓勵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各類資源,引導建立低碳、低耗、循環、高效的綠色加工體系,形成“資源—加工—產品—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推動農產品加工科技化,加大生物、工程、環保、信息等技術研究和集成應用力度,加強校企、院企合作和企業之間協作,支持有條件的市場主體建設國家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雙創”平臺。推進農產品加工智能化,開展智能化、信息化、工程化裝備研發推廣,支持企業加強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推動農產品加工品牌化,加快農產品生產加工及產品標準體系建設,健全加工農產品安全可追溯體系。落實好《黔江區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試行)》等政策措施,支持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申報和保護,支持加工企業創建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到2022年,“三品一標”、名特優新、名牌農產品等農產品品牌認證數量穩定在120個以上。(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生態環境局、區市場監管局)

(六)豐富農產品加工業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培育一批加工示范合作社。大力發展主食加工,開展主食加工規范化生產示范,加快培育主食加工示范企業和主食品牌。推進馬鈴薯等薯類產品主食化。加強農業副產物綜合利用加工,推進集中建立農產品加工副產物收集、運輸和處理渠道,推進果蔬殘次品、畜禽皮毛骨血、糧油加工皮糠、餅粕等副產物綜合利用,創建一批農產品及其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試點示范單位。(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林業局、區供銷合作社)

(七)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利用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特殊工藝、特色產品等,發展工業旅游。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支持生豬、蠶桑、中藥材等產業打造全產業鏈,引導農產品加工業與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科普教育、養生養老等深度融合。扶持提升“黔江雞雜”“黔江綠豆粉”“黔江臘肉”等具有黔江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休閑方便食品、旅游美食等。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農商直供、加工體驗、個性定制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發展向“產品+服務”轉變。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培育發展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現代加工新模式。(牽頭單位:區經濟信息委;配合單位:區農業農村委、區商務委、區文化旅游委)

(八)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方式,與上下游各類市場主體組建產業聯盟。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聯合發展、穩定合作、合理分工、要素融通。推行“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銷售”等產銷模式,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以土地經營權入股、以房聯營、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等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有更多獲得感。(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商務委)

(九)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推進農產品加工中小微企業梯度培育,推動上下游關聯企業加強協作。培育壯大10家以上自主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的加工示范企業。推動科瑞南海制藥等通過收購兼并、增資擴股、合資經營、品牌聯盟等多種形式重組整合,組建集團企業。建立健全農產品加工項目庫,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引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加工企業,發展一批加工水平高、上中下游承接、功能互補配套的一體化戰略聯盟。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市。(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金融辦、區招商投資促進局)

(十)加快正陽食品加工園區建設。加快正陽農產品(食品)產業園建成百億級園區,積極引導羊肚菌、魔芋、茶葉、獼猴桃、面粉加工等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園區聚集,配套完善交通、水電、燃氣、網絡、環保、倉儲等基礎設施。推動黔江煙廠易地技改項目盡早開工建設投用,加快50萬頭無抗生豬肉食品加工基地建設。積極引導貯藏、保鮮、烘干、分等分級、包裝、運銷、檢驗檢測、原料交易、支付結算等關聯產業入駐園區配套發展,支持包裝、工業設計、品牌營銷、冷鏈物流企業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產業聯盟。深化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建設智慧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牽頭單位: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發展改革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農業農村委)

(十一)擴大農產品加工開放合作。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全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入駐黔江。支持企業引進國內外食品工業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制造技術和裝備、出口農產品物流及綠色防控體系,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拓境外市場,建設與國際質量標準接軌的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加強與周邊和發達地區的合作,推進雙邊產業基地、優質資源、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等聯動發展。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利用黔江海關平臺,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牽頭單位:區商務委;配合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農業農村委、區招商投資促進局、黔江海關)

(十二)強化人才隊伍培養。整合社會培訓資源,部門協作統籌安排,加快培育一批經營管理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生產能手和技能人才。加強人才引進和科研人才集聚。依托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農產品加工、食品加工技術等相關專業,培養農產品加工專門人才。積極開展加工技術人員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將農產品加工人員系統培訓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重點培訓計劃。到2022年,力爭開展農產品加工類培訓1000人次。(牽頭單位:區人力社保局;配合單位:區教委、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農業農村委)

三、扶持政策

(十三)加強財政支持。加大爭取上級資金投入力度,落實中央、重慶市關于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參與投資。推進政銀合作模式,建立完善全區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緩解農產品加工企業融資難問題。對重點農產品加工區、項目和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在項目安排和資金扶持上給予傾斜,建立區級農產品加工業產業發展資金,支持重點企業優先優質發展,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對農產品研發給予穩定支持。(牽頭單位:區財政局;配合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農業農村委、區商務委)

(十四)降低企業稅負。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西部大開發、增值稅簡并稅率、農產品初加工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按規定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圍。在實施與農產品加工有關的國家鼓勵類項目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所需先進設備,所繳納進口環節增值稅可按規定予以抵扣。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可以享受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性減免。(牽頭單位:區財政局;配合單位:區稅務局)

(十五)優化金融服務。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期限延長至2—3年。金融機構對使用中小微企業轉貸應急周轉資金的企業,不得變相降低企業信用等級、縮減貸款規模。探索開展廠房、設備融資租賃試點。建立健全農業設施證制度,金融機構憑企業持有的農業設施證給予抵押貸款。鼓勵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提高信用良好企業的抵押物折扣率,降低擔保費率。將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納入中小微企業貸款、政策性農業擔保貸款擔保費補貼范圍。探索建立政府性融資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適時建立農產品加工業與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風險保證金。(牽頭單位:人行黔江中心支行;配合單位:區農業農村委、區金融辦、黔江銀保監分局)

(十六)做好用地保障。將農產品加工用地列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積極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支持發展農產品初加工。農產品加工企業入駐正陽工業園區優先保障用地,同等享受園區扶持優惠政策。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辦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可申請使用自有集體建設用地;社會單位、個人興辦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可租賃集體建設用地,也可以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興辦鄉鎮企業申請使用集體建設用地。農產品加工企業用地,符合設施農用地政策的,按設施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轉用審批手續,報區土地和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以農產品初加工為主的工業項目,在確定國有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牽頭單位:區規劃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委)

(十七)強化配套扶持。農產品初加工企業生產加工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穩崗補貼政策。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使用清潔能源,開展環境污染治理,符合條件的,相關項目資金給予支持。完善城區配送加工農產品車輛綠色通行與商業門店外臨時停放、臨時占道促銷、臨時卸貨制度。(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區公安局、區人力社保局、區生態環境局、區城市管理局)

四、組織保障

(十八)加強組織領導。把農產品加工發展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成立加快全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研究制定全區農產品加工業計劃及重大政策,及時協調解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加強溝通、形成合力。各鄉鎮街道要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協調機制,統籌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各項工作。(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

(十九)加強公共服務。建立項目對接機制,根據全區特色農產品資源,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與之對接。建立健全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指標體系、基礎統計和調查分析制度、經濟形勢分析制度,深入開展農產品加工企業經濟運行調查分析,加強行業發展跟蹤指導和信息服務。(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扶貧辦)

(二十)加強行業管理。積極發揮相關行業協會和其他社會組織在行業自律、教育培訓、品牌宣傳、服務會員等方面的作用,協調監督農產品加工企業切實履行生產安全、產品質量、吸納就業、環境保護和貧困幫扶等責任。加強誠信體系建設,督促企業切實信守產品質量安全承諾。強化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公眾營養膳食科普知識宣傳。開展龍頭企業等典型推介活動,營造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良好氛圍。(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民政局、區市場監管局)

編輯:陳慶
    網絡新聞部:023-79310379 廣告聯系:13983562888 技術:023-79310379
    網絡新聞部QQ 250602167 點此給我發消息 廣告聯系QQ:37771497 點此給我發消息 技術QQ:9663649 點此給我發消息
    武陵傳媒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郵編: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備11002633號-1  《互聯網出版物許可證》(證件號:新出網證[渝]字013號) 重慶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232016003

渝公網安備 500114025000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