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路地下管網改造完工后,對路面實施瀝青攤鋪。
對管網建設開展質量監督檢查,對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進行服務指導。
對路面實施瀝青攤鋪。
管網施工中,創造性應用了“頂管+盾構”的施工方法。
一臺大型攤鋪機正緊張地進行瀝青攤鋪工作,機械隆隆作響,工人往來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11月14日,黔江區城西街道彩虹路排水設施改造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著。
“以前,公路地下管網不暢通,排污不暢、異味四散,尤其到了夏季多雨期,冒水現象就會加重,多個污水井反涌,路面積水嚴重,行人車輛通行不方便,也影響市容市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解決一下。”彩虹路一市民說。
一商店老板叫苦連連:“一次暴雨來襲,山上的雨水沖進下水道,因下水道管網太小,雨水夾著泥沙涌上公路,污水漫進門面。雨水褪去后,屋里散發著一股臭味,顧客來了都說店里味道大,每天還得在店里灑香水遮臭味,久而久之生意也受影響。”
區住建委得知彩虹路地下管網不暢通的事情后,對黔江老城區的城市排水情況進行了調查,老城區部分路段排水管網存在功能不完善、老化漏損等問題,綜合承載能力不足,影響了城區人居環境和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為此,區住建委牽頭開展了排水設施改造項目,切實筑牢城市“地下生命線”。
自2020年接管城市排水工作后,區住建委集全委之力,齊抓共管,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全力推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項目。目前,已完成老319線沿線片區污水管網建設項目、交通路東段、交通路西段、河濱南路東段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陽光花園片區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桃子壩片區污水管網建設工程等6個項目實施。正在實施新老城區污水管網連通工程和老城污水主次管網整治項目,計劃分別于本年11月和明年年初完工。
聚焦“雨污分流”,加快管網更新改造。實施了白家河還地安置區雨污管網改造、重啤支路污水管網改造、雨潤支路污水管網改造等項目,改造雨污管網1.6公里。完成新城污水處理廠廠前管網整治及太極鎮污水管網項目建設。正在城西片區(城西六路、彩虹路、行署街)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主要由兩段新建雨水管組成,主段管線由天梯巷口沿彩虹路向西至城西六路后,從河堤風雨廊橋旁接入黔江河;次段管線起于龍神田路沿行署街(武裝部側)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十字路口處交匯接入主干管。主次管網總長度約為1.25公里,管網埋置深度3.5米—7米,概算批復總投資2450萬元,資金來源為2022年專項債券資金,建設工期5個月,從2022年7月6日至2022年11月30日。
該工程旨在收集城西龍神田路和彩虹路后面情侶山片區雨水,減少雨水直排進入污水主管網,緩解老城盛黔污水處理廠的超負荷運行,提高處理效率,從而片區推進老城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工作。該工程于2022年7月6日進場,現已完成城西六路管網建設,彩虹路管網建設,工程形象進度達到85%。按照施工計劃,2022年11月底需完成行署街(武裝部斑馬線側至農神田路口)管網建設約150米。
切實加強現狀管網摸排,筑牢城市“地下生命線”。為全面摸清城鎮排水管網基本情況,區住建委積極利用現有檔案資料,委托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通過人工探管、專業設備開展新老城區精細化排查工作,為下一步管網建設管理提供詳實的本底資料。
區住建委圍繞以“四城建設”為目標,正在積極策劃黔江新城排水管涵工程(學府二路至正舟路段)二期、黔江區武陵山社區雨污分流改造項目、黔江區舟白片區排水管涵建設項目、黔江區行政服務中心片區排水管涵改造項目,爭取資金支持計劃2023至2024年實施,致力打通新城雨水排口,完善城區排水設施,解決城市內澇積水問題,提升城市生活環境。
(記者 龔節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