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洋洋
在網絡購物平臺,一些店鋪打著“圖文定制”等幌子,提供假身份證、假車牌等證件售賣服務,擾亂了社會秩序,涉嫌違法犯罪。
近年來,針對制售假證亂象,監管部門堅持“買賣同懲”,不斷加大打擊力度。然而,由于網絡的匿名性,買賣假證藏身于網絡,變得更加隱蔽,假證的流通范圍變得更廣,危害也變得更大。因此,治理制售假證亂象,需要適應其新特點對癥下藥。
打擊買賣假證新變種,不僅需要有關部門創新升級監管執法手段,還需要網絡平臺盡到審核責任,發揮技術優勢,加大審核力度,及時識別和下架出售假證的商品鏈接。除此之外,徹底清除假證滋生的土壤,關鍵是要讓假證無用武之地。當前,越來越多組織機構開始發放電子證書,支持在線驗證。進一步推廣防偽標識使用,盡快完善證件在線核驗渠道,實現信息共享、互通,一定能夠讓假證無所遁形,讓買賣假證再無利可圖。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