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集體‘三資’信息公開不夠透明、規范,我們知情權得不到保障,大家都有意見。”日前,家住黔江區金洞鄉魚泉村的村民孫文華說,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查后,村集體各類賬務規范公開、一目了然,群眾對村兩委也更加信任、支持了,發展信心也更強了、更足了。
現場檢查
同樣,不久前,區紀委監委、區農業農村委、阿蓬江鎮政府對阿蓬江鎮高磧社區“優質柑橘示范基地提升改造項目”專項資金使用不規范問題靶向發力、綜合施策,45噸掛果肥發放到農戶家中,群眾利益得到了切實保障。
將一樁樁曾經困擾村民的“煩心事”變成了“開心事”,這得益于今年黔江區開展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推動“三資”管理機制更加規范,經營效能有效盤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能級明顯提升。
金洞鄉魚泉村集體收入分紅現場
資產、資源、資金是村集體最重要的“家底”,是維護農村穩定、推進共同富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群眾關心關注的焦點、熱點。黔江區把抓好“三資”管理作為增加村集體收入,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切實維護廣大群眾利益,助力管好護好農村集體的“家底子”。
高位推動“三資”管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三資”管理工作,主要領導多次組織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區紀委監委、區農業農村委聯合印發《黔江區農村集體“三資”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監督檢查工作方案》,組建6個督查組,分片區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同時壓緊壓實鄉鎮黨委主體責任,將相關工作納入鄉鎮街道一把手例會調度內容,與區級扶持壯大集體經濟財政資金安排掛鉤,對重點線索及典型案件進行掛牌督辦提辦,提升整改主動性和積極性,全力構建區、鄉、村三級聯動監督格局。
檢查整改落實情況
全面盤點守好“家底”。在工作開展中,對全區現有4.5億元資金、36.2億元資產、337.7萬畝土地資源等村集體“三資”家底進行起底式清理盤點,注重從小切口入手,推動解決農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水田鄉石郎村清理出220余畝閑置土地資源,在解決土地租金拖欠問題同時,村集體在黨支部帶領下,發展辣椒產業400畝,預計今年為村集體創收200萬元、增加收益50萬元,讓集體資源切實發揮效益,有效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效能。
精準安排落實整改。印發《黔江區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突出問題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壓實主體責任,抓好自查自改,逐村建立問題清單,落實整治措施、明確整治時限,采取立行立改、邊查邊改、集中整改、線索移交等方式推動整治工作。聘請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專項審計,將集中整治推深走實。用好用活“渝農經管”,截至目前,全面完成賬套設置、數據導入、1-9月賬務處理等基礎工作,黔江區216個集體經濟組織已全面使用“渝農經管”進行會計核算,進一步推進農村“三資”管理規范有序。
開展問題臺賬檢查
建章立制常態長效。在前期問題排查整改基礎上,將面上糾治與點上突破相結合,總結提煉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中逐步形成的工作經驗做法,進一步明確村集體職能定位、村集體委托代理記賬制度、建立健全財務公開制度、建立“四議兩公開”機制,明確“四議兩公開”工作流程、全面推進農村兩類組織分賬管理、全面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有關制度的通知》。設立黔江區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舉報平臺,綜合運用“渝農經管”數智系統平臺調度、年度清產核資、年度經濟事項審計、專項整治行動、村級延伸巡察等方式,嚴格執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確保監管制度落實,實現“三資”監管由單點向多點、由單兵作戰向整體聯動的轉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因產施策賦能發展。持續加大中央財政資金、區級銜接資金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力度,推動各村因村施策、因產施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4年度10個集體經濟項目已經全面啟動并實現投產。今年上半年,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71個、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0.09%提升到了79.17%,村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4.59萬元提高到了23.71萬元,全區村集體已分紅現金136萬元、實物折價10.5萬元。
召開工作推進會
截至目前,組織全區30個鄉鎮216個村共排查出六大類638個問題,堅持邊查邊改、立行立改、限時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542個,整改率85%。向區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14條。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區農業農村委將持續調度整改進展情況,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手”。
“以前的‘糊涂賬’變成了‘明白賬’,我們對產業發展更有信心了。”阿蓬江鎮高磧社區居民張奇說。
“土地活起來了,我們不但增加了土地流轉的收入,在基地務工還有務工收入呢。”水田鄉石郎村村民馬良長期在辣椒基地務工,直言規范“三資”管理“真是為民辦實事、解難事”。
“前幾天我們村集體舉行了首次分紅,雖然錢不多,但是老百姓都很高興,最重要的是,通過工作的開展,咱們村的風氣是越來越好。”金洞鄉魚泉村黨支部書記冉青山高興地說。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與相關部門聯動配合,抓住集體‘三資’管理的關鍵環節,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機制,推動‘三資’管理工作走深走實,切實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清廉動力。”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蔡肖霞 )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