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條路是真的該維修一下了,遇上下雨天,農產品就很難運送出去,請相關部門解決一下。”日前,一堂題為《理解“三方議事”制度 爭做時代小主人》的思政模擬課在黔江區阿蓬江中學八年級(1)班進行。在區人大代表王曉琴的組織下,由學生組成的模擬群眾、人大代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圍坐在一起,用實操案例來解讀“三方議事”工作機制。
“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直觀了解了‘三方議事’工作機制,知道了基層干部是怎么處理各種矛盾糾紛的,對全過程人民民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阿蓬江中學學生胡雪說。
學生不僅要讀好書,還要了解時事政治。黔江區阿蓬江中學教師、區人大代表王曉琴把“三方議事”的思政課題帶入課堂,讓中學生形象生動地了解這項機制。
王曉琴以“三方議事”為切口,引導學生從“身邊事”感悟“人大制度”,通過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職責,將基層協商民主實踐經驗轉化為育人資源。
王曉琴說,這次課程覆蓋阿蓬江中學三個年級6個班,近300名師生。作為人大代表和思政教師,本次課程實現了“雙重身份”優勢互補:政治性,通過具象化“三方議事”詮釋“全過程人民民主”,筑牢學生制度自信;實踐性,打通 “課堂-校園-社會”育人鏈條,培養有擔當的小公民。
王曉琴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思政課程內容,用淺顯易懂的實操案例來解讀政治理論,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她還將深入其他中小學,為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思政課程。
——新聞鏈接——
“三方議事”工作機制
人大代表熟悉基層和所在行業的實際情況、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在基層治理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23年,黔江區人大常委會總結人大城東街道工委在官壩社區人大代表活動站的工作經驗,推行群眾代表、人大代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根據實際需要開展議事協商,共同推動問題解決的“三方議事”工作機制,切實將代表發揮作用嵌入基層治理體系中,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實現以“小議事”服務“大民生”。
(通訊員 陸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