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近日,黔江區裝機容量最大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發電,當地依托良好的光照資源,讓傳統養殖“搭車”清潔能源,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助力鄉村振興。
5月6日,記者在黔江區新華鄉艾子村看到,一塊塊光伏板沿著山勢鋪陳,將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清潔能源,輸送到各家各戶(如圖)。光伏板下方,400多頭西門塔爾牛和奶牛膘肥體壯,一個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的養牛場同步投用。這是黔江區目前裝機容量最大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通過在圈舍棚頂新建光伏電站,每年除了可以減少碳排放量1080多噸,還節約了圈舍的建設成本,產生的發電收益也十分可觀。
當日隨行的國網重慶黔江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它的裝機容量達到3兆瓦,目前已并網發電。在正常情況下,每年能產出255萬千瓦時的清潔能源,節約標準煤803噸,產生的經濟效益有望達到101萬元。作為農村電網的補充部分,還能滿足附近2000余戶群眾的日常用電需求。”
新華鄉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設光伏電站,至少可以節約50多萬元的圈舍建設成本。接下來,鄉政府還會鼓勵和支持養殖戶,在具備條件的圈舍,新建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傳統養殖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光伏發電是清潔能源,在產生電能的同時,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近年來,黔江區將清潔能源開發利用與傳統養殖業相結合,依托地理優勢,在光照充足的地區,利用圈舍、樓頂閑置空地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并在規建報裝、設備運維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不僅解決了光伏電站建設用地問題,在并網發電后,還能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生態效益明顯。
國網重慶黔江供電公司營銷部業務質量管理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黔江區已有序并網了893個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56.4兆瓦,預計年發電量480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43200噸,節約標準煤15120噸。下一步,國網重慶黔江供電公司將按照“宜并盡并”的原則,積極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進一步優化電網結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